2015年7月,我国沿海某地多宝鱼检出违禁药品呋喃西林,本是个别养殖户不负责的行为,但事件持续发酵,微信朋友圈里“别吃这种鱼,致癌!”的谣言导致消费者对食用多宝鱼产生极度恐慌。尽管有关专家多次解释,养殖中使用违禁药物只是多宝鱼养殖业中的极个别现象,且不会致癌、致畸,但整个行业仍难以从谣言中恢复。
有了“身份证”的兴城多宝鱼
多宝鱼,学名大菱鲆,原产于欧洲大西洋海域,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比目鱼之一。1992年,由中国黄海水产研究所从英国引进;1999年,在山东、辽宁等北方沿海实现大规模人工养殖;2001年,多宝鱼落户辽宁省兴城市。
兴城多宝鱼养殖龙头企业佳盈伟业商贸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佳盈伟业”)总经理李盈向记者介绍,几年前,在兴城养鱼相当于开金矿,但多宝鱼质量问题被大肆传播后,市场消费量大减,价格一路暴跌。李盈回忆,那时在许多大酒店根本吃不到多宝鱼,产品全部下架。而在养殖业者中,倾家荡产者有之,因不堪重负自杀者有之,整个行业一步步走向衰败。
兴城多宝鱼也在此次事件中无辜“躺枪”。事实上,农业部对多宝鱼兴城产区的历次检查结果显示,该产区多宝鱼合格率都在98%以上。如何解决“不同质同价”的问题,成为李盈心头上最大的疙瘩。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,李盈研制出获得国家专利的防伪标签及二维码溯源系统。其特殊之处在于,每条多宝鱼身上都带有一次性使用的二维码专利标签,将养殖、流通、消费等环节全部纳入二维码溯源体系。另外,专利标签可蒸、可煮,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掌握每条鱼的全部信息。
记者通过手机扫描多宝鱼身上的二维码,其身份信息一目了然:2016年8月24日,上午9时52分25秒,民生科技监管机构检验合格;11时31分28秒,庆满养殖场捕捞发车;11时35分32秒,司机装车发鱼;11时36分07秒,到达兴城宁远府酒店经销商。而产品追溯系统为多宝鱼最终与保险联姻提供了重要的风险保障。
险企给兴城多宝鱼上产品险
“能研究给我的产品上产品险吗?”一次偶然的机会,李盈与安华农险第一次接触,不过,那时他根本没打算买保险,毕竟连年亏损已让其自身难保。对此,安华保险养殖业保险部总经理助理李冬霄答道:“没有先例,但可以探讨。”
安华保险辽宁分公司财产险部经理李陶冶对记者表示:“风险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。多次问卷调查、实地调研,就是为了帮消费者验证产品质量、管理水平以及追溯体系。”经过两个月时间的细致了解,安华保险最终确定了兴城多宝鱼产品责任险的具体方案。据李陶冶介绍:“兴城多宝鱼产品责任险按销售额承保,据预计,多宝鱼一年销售额为5000万元。只要在这5000万元销售额内的多宝鱼,不管在哪儿出险,消费者每次可获得不超过两万元的赔偿,一年赔付上限为1000万元。”
8月7日,佳盈伟业与安华农险签订“产品责任保险”协议,安华保险承诺为带标签的兴城多宝鱼提供总保额为1000万元的产品责任保险。
有了保险背书,带有“身份证”的兴城多宝鱼销售也进一步打开了局面。据李盈介绍,自从与安华保险签订“产品责任保险”协议后,兴城多宝鱼这一品牌已经进入黑龙江、广东、香港等地。
保险与渔业共同探索转型升级
据李盈介绍,食品溯源已经成为食品质量安全建设的重要部分,也是今后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,每一条“兴城多宝鱼”上市之前经检验合格后钉上专利标签,随即进入溯源管理系统,将养殖环节、流通环节、消费环节全部纳入溯源体系。
对于当地养殖户而言,溯源管理系统无异于为当地多宝鱼加上了一道防伪标签;但对于保险而言,则意味着其他产区的多宝鱼并不具备投保产品责任险的条件。换言之,多宝鱼保险并不具有可复制性,毕竟不是每一家养殖企业都能够以二维码的方式,实现产品“来源可追溯、去向可查证、责任可追究”。
对此,李冬霄坦言:“渔业乃至其他行业与保险公司之间是共存共生的关系,只有行业好,保险公司才能好。因此,我们有责任与行业一起探索以‘互联网+渔业’的方式推动行业转型升级。”
今年1月份,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》指出,到2020年,追溯体系建设的规划标准体系得到完善,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;全国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,初步实现有关部门、地区和企业追溯信息互通共享;食用农产品、食品、药品、农业生产资料、特种设备、危险品、稀土产品等重要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追溯意识显著增强,采用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的企业比例大幅提高;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,追溯体系建设市场环境明显改善。
在这样的法制环境与市场环境下,上述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,为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提供产品责任保险。而现在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在积累经验,今后,随着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,更多产品责任险也将大规模上线。(金融时报记者 付秋实)